披風幣(CloakCoin,簡稱CLOAK)是一種以隱私保護為核心的加密貨幣,誕生于2014年,解決傳統數字貨幣如比特幣在匿名性上的不足。披風幣通過獨特的加密技術和去中心化設計,為用戶提供完全匿名的交易體驗,其核心機制包括匿名發送(Enigma)協議和權益證明匿名(PoSA)共識算法。作為早期隱私幣的代表之一,披風幣在區塊鏈領域率先實現了交易雙方身份與金額的雙重隱藏,填補了市場對高隱私性支付工具的需求空白。其開發團隊由密碼學專家和區塊鏈工程師組成,技術路線長期聚焦于提升交易不可追蹤性,同時兼顧網絡效率與安全性,為后續隱私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披風幣的市場優勢在于其技術架構的獨創性與實用性。通過Enigma協議,披風幣將交易數據分割混合后再重組,使得外部觀察者無法關聯交易輸入與輸出,這一設計比同類隱私幣如門羅幣更早實現交易全鏈路匿名。PoSA共識機制則降低了能源消耗,允許普通用戶通過持幣質押參與網絡維護并獲得獎勵,既提升了去中心化程度,又避免了比特幣挖礦的高門檻問題。披風幣支持多平臺錢包應用,包括Windows、macOS、Linux及移動端,用戶友好性顯著優于早期隱私幣。2023年披風幣網絡已成功抵御51%攻擊等安全威脅,其匿名交易處理速度可達每秒數十筆,在隱私幣賽道中展現出較強的技術競爭力。
披風幣早期主要服務于對隱私需求強烈的領域,如跨境貿易結算、匿名捐贈及特定行業的B2B支付。區塊鏈技術普及,其應用已擴展至醫療數據交易、知識產權保護等新興領域。部分國際醫療機構采用披風幣進行患者隱私數據的鏈上流轉,利用其不可篡改特性確保合規性。2024年,披風幣團隊推出與企業級API對接的解決方案,支持電商平臺集成匿名支付功能,進一步拓寬了商用場景。披風幣的匿名性也引發監管討論,部分交易所因其合規風險下架該幣種,但開發團隊通過引入分級身份驗證機制,在荷蘭、德國等地區實現了監管框架下的合法運營。
行業評價對披風幣的技術創新性普遍給予肯定。加密貨幣分析師認為,其Enigma協議是隱私保護技術的里程碑,被后續項目如Zcash部分借鑒。但市場對其流通性不足的問題存在爭議——截至2025年,披風幣市值始終未進入前50名,日均交易量約200萬美元,遠低于主流隱私幣。在特定用戶群體中,披風幣仍保持較高忠誠度,社區開發者持續優化其輕錢包和硬件錢包支持,使其成為隱私需求用戶的小眾精品。金融科技研究機構Chainalysis披風幣的匿名特性客觀上增加了非法資金追蹤難度,但其主動合規嘗試為隱私幣與監管共存提供了有價值的探索路徑。

